九三学社乐山市委员会网站
人物介绍
社员风采
我的位置: 首页 > 人物介绍 > 社员风采
一个为党的水利事业奉献一生的九三人
来源: 第一作者: 阅读量:  时间:2023-01-04
 
   这是一个把毕生信念和追求都融入到行动中的人。
    在山峦起伏的洪雅县境内,伫立着一座沿青衣江流域而建的梯级电站——高凤山电站。这座建于90年代的水电站至今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座电站就是乐山市著名水利水电专家、九三学社乐山市委初创者姜忠胜同志最后的力作。
    这是一个把生命的最高意义同事业须臾不相离的人。
    姜忠胜不仅为九三学社乐山市委的成长和发展呕心沥血,更为乐山的水电建设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倒在高凤山电站的建设征程上。
    姜忠胜于194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建国初期,他曾在清华大学和重庆建工学院进修两年,对水电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有较高造诣。几十年间,他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领导工作,承担、参与和审定乐山市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达40余项,并积极培养年轻新生力量,对乐山市水利电力事业建树甚大。改革开放后,忠胜还先后发表了《乐山砌石坝工程图集》、《拱坝发展和建设概况》等十余万字著述,坝工和水能开发论文十余篇,翻译国外有关大坝建设和发展的文章十余篇,并撰写《大坝事故和安全拱坝》一书。1993年他被评为市级拔尖人才,经国家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初识忠胜是1965年夏,去峨眉龙池苦蒿坪水库工地。那时,他负责龙池梯级电站——苦蒿坪龙头水库及第四级月儿电站的设计和施工。1972年春,同在乐山地区水利勘察设计队工作,同住一个院坝内,从相识到相知已整整三十年了。
    1971年初夏,忠胜从五·七干校派去青神抗旱期间,受县委领导委托,受命完成官厅水库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可以说,这是在非常时期,非常时代,非常艰难情况下完成一次伟大的水利工程。
    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地勘试验做得较差,基础资料异常缺乏,加之为赶节日献礼,工程方抢工图快,隐患不断。忠胜身处逆境,忍辱负重,开始了他默默无闻的刻苦攻关,他大胆探索,实践创新,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坝型结构、坝体材料并结合地质岩体力学性能,充分考虑坝的稳定、变形、防渗等参数,经过数十次比选,最终选定采用浆砌条石变圆心、变半径的单拱坝坝型方案,这一设计方案,满足了坝型结构特点和工程规模要求,考虑了施工技术水平和现实条件,又解决了坝体地质缺陷问题,做到简易可靠,经济合理,造型美观。
    大坝建设初期,由于技术力量较薄弱,施工条件较差,忠胜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担当起工程的施工总监。为赶工期大坝是在边蓄水、边砌筑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的,难度和危险性相当高,忠胜干脆常驻工地,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现场调查研究和决策,解决技术上的种种难题,在最困难的工程地段和会战的现场,总是能看到他疲乏的身影和不倦的指导,哪怕声音沙哑,说话困难,仍然坚守岗位。1976年12月,历时5年的官厅水库枢纽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水库坝高52.5米,坝顶全长120米,水库总容量1350万立方米,这座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也是青神县境内有史以来建成的第一座浆砌条石单拱坝,这座高质量的水库攻克了在红层不能建坝的世界级难题,积累国内建坝经验的同时又培养了大量水利人才,更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忠胜关心水库的管理工作。他曾对我说:“官厅水库已建成,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库在控制运行中,稍有疏忽大意,后果不堪设想。他以高度的责任心,随时关心着水库的安全,只要一有空,他就约我同去了解水库的运行管理并收集资料防患于未然。忠胜的身体不好,时有大小便有失禁现象,我给他清洗衣物、用品,劝他休息治疗,但他仍要坚持到办完事才离开。有时深夜人静,他辗转反侧难眠,都在思考问题,饥饿时去伙房找个豆饼充填肚子充饥就算了事,个人生活简朴之至。
    官厅水库运行后先后经历了4.2-5.2级的两次地震,坝体依然安然无恙,证明了在工程布局、设计深度、施工质量、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是合理的。时至今日,官厅水库依然在发挥着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7年初忠胜约我去洪雅,他向时任县长徐启斌同志提出:“在竹箐镇境内青衣江干流槽渔滩河段,可以考虑建青衣江干流九个梯级电站的第三级电站——槽渔滩电站。电站位于建于七十年代的大型引水工程长征渠的首部枢纽位置,可节省大量勘探费用,近期开发以发电为主,远期可以以解决盆地内上千万亩农田灌溉和城市用水,余水还可继续发电”。这一建议,很快得到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忠胜积极参与协助完成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该电站于1992年10月动工,1995年8月三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这是乐山市首次建设成功的第一座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的中型电站,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建设,为带动地方电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利建设,利国利民;文以留史,考当今得失。80年代初,忠胜在四川五通桥畔一次砌石坝技术会议上与汝乃华同志相约,尝试发掘和整理本世纪以来拱坝的失事、破坏和损伤事例,以期总结经验教训,供今后拱坝建设参考。
    两位老专家从誓发心愿到付诸实施,前后竟花了近十年时间。忠胜与汝乃华同志从1983—1986年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写成初稿。 1993年又再次重写其中部分文稿,忠胜抱病撰著,有时由于整日凝注而头昏目眩,或者长夜推敲而导致反复失眠,开会出差时资料经常就带上车船研读,生病期间,稿件就放在病床边治疗边校阅。
    1993年,近20万字,200多幅图表,共26个事例剖析的《大坝事故与安全拱坝》修改稿终于完成。该书收集了近百年国内外拱坝运行事故50多例,从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并有特色的拱坝发生事故的工程实例从事故发生过程,原因调查和分析,以及善后措施等方面逐一剖析。他提出大坝失事原因是上滑失稳的新见解,指出拱坝自身(而不是坝座岩体)的滑动失稳,乃是拱坝这种坝型的最危险的破坏模式,并推导出控制这种失稳的安全判别式。这是从理论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精辟成果。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写的一样:一本好书,生动流畅,服务当代,传留后世。
    近40年的工程设计实践,忠胜对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方面的筑坝技术的设计,施工研究方面硕果丰盛,并在丘陵山区的大中型引水工程和各类大中型水电工程开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水利事业生涯的后半生,相继写下了多篇经典论著《四川红层上建中小型浆砌条石坝的基础处理》等文章引起了省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到红层建坝现场去考察参观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后续发展。
    80年代后期,乐山在中央和省委统战工作思想的指导下,开始建立民主党派,而初创时期的民主党派工作百废待兴,姜忠胜作为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主委的第一届主委,为组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更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当时,经与市水电局协商,借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临时办公,甚至把市委会议开到了自己家中,经费不足他自己垫支,在任为九三学社乐山市委发展社员超过百人,完成了市中区、沙湾区、峨眉山市、农电、文卫、城建、设计、工业等8个支社和五通桥基层委员会的建立。
    他带领九三学社乐山市第一届市委会,积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号召广大社员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工作,他向社员提出在各自岗位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才干,作出成绩”的要求,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他个人在水电行业的突出贡献激励着广大社员的信心和热情。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提出把九三学社乐山市科技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积极关心和支持市中区支社在水口镇开展科技咨询,以科技投入参与水口镇经济发展,建立了长达十二年的“九水合作”,涉及农业、工业、水利、电力、建筑、电讯等咨询项目15个。
    忠胜一生大公无私,长期坚持繁重的工作,体力透支,积劳成疾。1994年7月下旬,忠胜参加槽渔滩电站下游高凤山电站的论证审查会议时,身体已十分虚弱,面色无颜,步履艰难,但他仍坚持到会议结束,我搀扶他上车回到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时为时已晚,仅一周时间便撒手人寰。
清衣江畔水清潺,一代忠魂如高山!高凤山电站,这座发挥巨大功能的电站,记载着乐山水利、水电专家姜忠胜对水利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见证着九三人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为祖国的建设和统战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洁风骨!
    翻开2001年由巴蜀出版社出版的《乐山地方市志》中著名人物段落,有这样一段介绍:姜忠胜,四川忠县人。民国37年(194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解放后先后在成都、峨眉等地工作,后任乐山市水利电力局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与审定乐山市重大水利项目达37个,市级拔尖人才。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常委、九三学社乐山市第一届主任委员……
    让我们永远记住为党的水利事业奉献毕生的九三人——姜忠胜同志。
  (一稿作者:张廷全,农电支社;二稿:《多党合作在四川》编撰组)